從Inside-Out、Outside-In、Nature三個角度發展量體型式
A. Outside-In :根據風土建築樣式,配合周邊量體高度,發展豬主要量體形式
B. Inside-Out :根據內部機能與空間環境營造,取決不同空間之開放程度,以及兩邊之輕架構
C. Nature:根據環境分析,選擇開口位置及開窗方式
為台科設計一個需要的學習空間
以活動為出發點,讓學習空間動起來
設計者:龔昕頤
指導老師:張建翔
學校的型態從古代到現在是一直在改變的,我們現在所用的學校可能當初設計的時候也無法預估到新的概念或者是轉變。因此我想要討論的是在21世紀裡面社會快速的變遷下,我們在考慮設計下一個世代的教育建築的時候,應該要在設計上做出什麼樣的應對?
那對於未來的學校我有兩個提問,一則就是在遠端教學這麼發達的情況下,實體校園設立的目的和功能應該要有什麼樣的改變?二則是像人工智慧的發展下,很多工作都會被取代,那我們應該要在學校學習到什麼樣的能力才會持久?
對於這兩個問題的回應是,很多專家都指出其實有四項人類獨有的能力是不會被取代的,而這些能力其實很多都不是坐在教室內可以學到的,他是透過人際交流慢慢培養的。另外,我想像未來學生其實到學校的目的是為了完成一些他無法在雲端、網路上完成的學習體驗,像是社團活動、人際交流等等的,那剛好這樣的需求轉變,也和如何讓一個高等學院持續創新、成長的需求是重疊的。
因此我認為下一個世代的學校建築應該要更有彈性而且強調人的學習活動,去促進除了學術知識之外這四種能力的發展。
設計涉略:讓教學大樓本身回歸為教育環節的一部分。
1. 讓各種學習的型態都能同等的在建築內發生。
2. 學習的時間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3. 重新整理現有機能的使用型態、方式。
量體機能分配,將較多學生活動的公共空間多聚集在低樓層區域(下圖右側為新設計機能,左側為原本學校建築群)。
地面層主要動線將人行與自行車動線分流,並且將學校既有之風雨走廊系統連結到新設計的動線中,以保持陰雨天的校園動線。
地面層活動與地下室、二樓平面的關係以錯層的平台關係將活動分流,並保持其之間的關係。
三樓以上(包含三樓)的室內設計以達到各種不同學習需求為中心設計主軸,就如教學方式所倡導的「因材施教」,讓各種學習者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學習環境。
近南向之各層平面皆有大量花台,提供遮蔭與綠化空間,其他面向的立面設計安排以雙層立面搭配植生牆面、推拉式沖孔遮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