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城市方舟

伯大尼兒少家園新建院舍 PLAN-B

設計者:黃絹雅

指導老師:李金威

設計簡介:
一開始出發點是從自身感受,有時生活會因為種種因素,而有壓力、焦慮感。
我想探討空間與心理治療之間的情感介面。


生活在這時代下,我們是否更應該注重心理及精神上的感受?建築可以產生良好的人際交流,在生活的某個角落開始有所改變。


選擇兒少安置機構的類型建築,來做我的題目,鎖定對象是受家庭暴力或在高風險家庭下長大的孩童,如何在成長所受的傷害,進行修復? 而建築是否能改善什麼?我相信讓更多人了解兒少安置及社會弱勢的議題,不在像以往封閉、更多的是與社區共融、資源分享,雙方都將有所受益。


伯大尼新大樓校舍計畫,已有潘冀建築事務所設計且即將完成,我用現有的program做改變,並加入我的概念,再次設計創造更療癒人心的建築。

 

[ 建築意象-城市方舟 / 操作手法-自然治療、遊戲治療 ]


我希望在游走建築的同時,就像閱讀奇幻文學,一起冒險、一起成長,從中找到感動及童年單純的快樂,帶著一些什麼,一起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

1.jpg

1. 衛生福利部統計2016年,在台灣每11人有一人到精神科就診,每年的數據也急遽上升,科技的進步帶來生活上更大的便利性,但也帶來許多隱憂及看不見的殺手,就青少年做舉例,在自我價值建立及自我認同的年紀,網路暴力及霸凌事件層出不窮,資訊的過濾……。我在的世界、社會、原生家庭、同儕、個人都將形塑自我。

在這紛亂的世代,建築師的腳色是甚麼?能改變甚麼?

在這3C產品的時代,逐步出戶,也能了解這世界發生了甚麼事情,人與人的距離看似緊密、我們皆可透過社群窺視他人的生活。但你我卻還是陌生人,各取所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雖在人群之中,卻產生更大的孤寂感吧?


2. 對象:擁有孩童時期負面經驗的兒童


3. 建築類型:家外安置-安置機構,並分析現有機構缺失:

-去個人化
-照顧者不穩定
-社會負面及刻板印象
-原生家庭難以重組,長期居住安置機構
-與社會有所脫節

4. 而找到文山區伯大尼兒少家園,現已基地全部重新規劃。在園區為三歲到高中畢業之前的孩童,其中分成一般個案及保護個案的孩童,因家中環境不利於成長或原生家庭無力扶養而委託來到此地。


六大空間需求計畫:

1. 仿家庭式的寄養家庭
2. 成立安置兒童及社區,心理諮詢診所
3. 台灣及海外專業人員培訓中心
4. 社區弱勢及兒少關懷據點
5. 社區活動中心、社區交流、親子共享空間
6. 福音及教會

2.jpg

[基地現況]

-基地位於台北市文山區保儀路129號/伯大尼兒少家園
-北側是景文高中、
-附近有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木柵國中
-西側目前是學校預定地,周圍建築量體多為老舊5樓以下公寓,鄰近河濱。


[量體操作]
活動主入口面向西側,在量體配置上1-3層左半邊為社區公共性質、右側為安置兒童回家進出口、將安置住宿單元放置右半邊,也較為安靜及周邊為住宅性質相同。將教堂放置最高層有良好的採光及神聖性(脫開於地面),是建築的精神指標及心靈支柱的標的物。而[ + + + ]為中介區域,時間的推移演替(開放性、保護規格),是社區與院童空間上交流、接觸的可能地方,更多的想像空間。

3.jpg

建築意象 - 城市方舟
空間操作 - 自然治療、遊戲治療

[ 建築與心理治療 ]


良好的身心靈 / 睡眠、心理健康、健康的人際關係、運動、營養、冥想,有助於改善在孩童時期擁有負面經驗的人,對於一般人也有所幫助。


硬體(建築空間)、軟體(教育、教養方針)兩者搭配才能達成更好的效果。如:與社區做接觸,1.活動規劃的本身2.空間營造、人際交流場域3…….

4(SITE-PLAN).jpg

1. SECTION
2. 一層平面圖

5.jpg

各層平面圖

6-1.png

空間發想過程插圖

6-2.png

空間情境圖

7.png
8.png

MODEL PICTURES

9.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