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nside-Out、Outside-In、Nature三個角度發展量體型式
A. Outside-In :根據風土建築樣式,配合周邊量體高度,發展豬主要量體形式
B. Inside-Out :根據內部機能與空間環境營造,取決不同空間之開放程度,以及兩邊之輕架構
C. Nature:根據環境分析,選擇開口位置及開窗方式
地上煙火
形式生命與物質的自發行為
設計者:葉祐銘
指導老師:張建翔
「石匠被這樣一個事實迷住了:用來舉起石頭的能量沒有消失;它長時間地保存在那裡,從不減弱,它就隱藏在石頭中。」
形成空間的集合包含兩個元素,可精準計算的幾何量度與無法分割的物質密度,橫跨空間的形式到場所的精神。其中可測量的幾何形式為建築帶來穩定的秩序,利用不同單元的排列組合劃分邊界與邊界的性質,以此讓空間的局部到整體都是可被預期的,這種可預期的穩定是實踐建築的重要因素,也促使都市建設得以大規模的發展。然而在工業化後的時代,量度著重計算收益與效率,每一個角落的存在都必須有目的,抹去諸多局部的特質只為少數服務,使空間變成反應利益與機能的附屬品,並在不停更迭的過程中,限制了外在的話語權且逐漸奪去人們對於環境的感知能力,導致都市在迭代間逐漸失去自身的精神,徒留形式的軀殼。
作為一種反抗,為了回應將空間視為商品、建設追求蓋好蓋滿的房地產式思維,我嘗試用不同的設計方式重新塑造都市內部的空間,摒棄以機能為先、針對各個單一問題找出解答的作法,試圖打破設計為少數服務的政治關係,不再是唯一、必然的方案,而是將空間生成作為反映都市環境能量不停變化、開放的、偶然的結果,原先在設計階段就被決定表現形式的材料、動線、構造…等,都成為自主的個體,能受到環境能量變化而相互作用,並利用這些無法預期的相互作用為都市裡注入商品目錄外的空間與互動可能。
而都市整體興盛來自於人口的移入,人在都市內生活進行的一連串活動帶動都市的運轉,因此我將人作為都市內部能量的單位,當人在各個建築量體間穿梭時,會為建築物賦予能量,由此形成類似行星間引力的能量場,而當把人在空間的移動從封閉的交通系統移置都市內部的能量場,受框架限制的路徑便會在建築物能量牽引下形成新的交通紋理。新生的紋理受建築物個體能量影響,表現的都市自身的活動力,在不同城市不同的時間點都會有不同的變化( 隨著人上下班、課等日程推動 )。
原先受建築量度抑制的活動力,機能導向的城市紋理。
表現都市整體內部活動力,反應環境能量流動的新生紋理。
在描述人口如何在建築量體移動時,我先統整基地內部的都市計畫使用分區,因在不同都市計畫使用分區上能建得建築物種類有限制,近一步影響能提供的服務與產生的活動種類,藉此建立都市計畫使用分區與人口活動的連結關係,使人的日常活動能反應在原先的都市紋理。
透過日常活動與都市計畫使用分區的連結,建立起個人在都市原先紋理移動的軌跡。( 這種軌跡是建立在邏輯上的模擬,意圖表現的不是真實移動情況,而是在可能的生活模式中可能產生的軌跡。最終的產出並非逼近最佳解答的某一方案,而是在相同邏輯之下蘊含的所有可能性中的幾種。 )
在新生紋理中產生的能量密集處將使得該處原先及周遭的建築量體發生空間的形變,透過無法預期的形變所生成的空間為都市導入不同的活動可能與空間精神。
將原先量體的皮層材料視為獨立個體 ( 設計中設定為水泥 ),還原材料本身的行為表現,並將其置入都市內部的能量場中,使其反應環境產生流動,藉此達到空間的形變。( 例 : 水泥在灌漿、被壓製成建築的立面前,是呈現如砂石般的粒子狀,因此將其還原成粒子漂浮於空間中,並隨著能量場流動。)
周遭的建築量體則受到能量場的侵蝕,形成缺口。
新生紋理生成第二層交通系統,將都市各量體連結成一空間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