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nside-Out、Outside-In、Nature三個角度發展量體型式
A. Outside-In :根據風土建築樣式,配合周邊量體高度,發展豬主要量體形式
B. Inside-Out :根據內部機能與空間環境營造,取決不同空間之開放程度,以及兩邊之輕架構
C. Nature:根據環境分析,選擇開口位置及開窗方式
流行 / 解構
設計者:黃敬恒
指導老師:張純德
什麼是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人自從有文明以來,流行文化對社會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它是一種無處不在並受到多數人追捧的文化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社會大眾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流行文化能形成對社會生活強烈的震撼效果,從而引起社會結構的改變。
所謂流行就是緬懷過去,批判現在,它是一種顛覆,不停批判當代的一種文化現象。
這個設計提出對流行文化的見解並將其精神、特質套用到建築設計中呈現,將流行文化的多面向融入建築中,匯集了流行文化的過去現在未來,透過建築手法融合流行文化特質,在剖析並研究都市紋理後,以打破、有機體、解構等建築手法融合流行的時間性與不安的躁動性,思索商業行為、文化行為與產業效益的並存與共生,設計構築了一融合博物館、商場、電影院、新創辦公室、表演廳的超複合機能的流行文化中心。
流行文化與時間是有著密切關聯的,流行隨著時間在過去現在未來不斷演進,因此在機能的擬定上以流行的過去現在未來分別呼應建築 Program,在考量基地商業性時兼顧文化及創意發展產業,過去呼應文化以博物館呈現,現在呼應商業以品牌商店呈現,未來呼應創產研發以新創辦公空間呈現,企圖打造成台北市流行文化中心。
在配置上,首先考慮基地南面北面都市紋理做設計,基地北面為住宅區,南面為流行音樂中心的大量體及公園,因此在量體配置上呼應北面比較破碎的住宅紋理及南面空曠的都市景觀,在水平向上區分為兩大部分,以實虛空間間及機能的不同界定空間屬性,廣場規劃上因空間屬性對應的機能不同,在右側是做為行人進出的徒步區廣場,左側作為流行音樂中心進散場的廣場與流行音樂中心現有廣場連結使其成為一多功能廣場
首先是博物館空間,博物館空間是對應過去的流行文化,博物館的展覽品也是展示過去的流行文化,包含過去流行的服飾、遊戲、設備等等,屬於區域型的博物館,博物館空間位於前方挑空的地下一層,因為他是呼應過去的流行文化,放置地下有探索挖掘過去的空間意象感,同時因展品有很多是對光照敏感,所以將空間安排在地下,而在展場空間中有許多展間是做了天窗或是屋頂挖空的設計,這是為了一樓空間的人們可以透過這些挖空看到底下的展品,象徵過去的流行文化與現在的流行文化的連結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
這是前方的大挑空空間的介紹,是對應現在流行文化的空間,這是一個作為建築主軸的空間,是一個30米的挑空,作為建築主體意象串聯各空間及串聯流行的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個空間,這個挑空作為串連各空間的功能,希望這空間不單單只是一個挑空,在機能上同時具有展演、輕食、休憩的功能,而以三塊版分別置入輕食及大小型展演空間,可舉辦品牌新品發表展場、服飾新品的走秀場等等活動,同時這三個空間在設計概念上除了機能的擬定外,是以流行文化總是在既有的框架體系下尋求突破這一性質設計,所以在一個乾淨的挑空中放入三塊大小、高程、形狀各異的空間,以”打破”作為手法操作,打破平面、打破立面,透過置入這些大小不一的展場空間,讓現在流行的文化所產生的活動圍繞在這個空間中,進而強化空間屬性及連結
在造型上我是以解構的方式進行,因為解構與流行一樣都是在框架下進行突破的一種方式,在面對公園的難面以大片帷幕外掛沖孔造型版做出流行文化快速變遷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