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nside-Out、Outside-In、Nature三個角度發展量體型式
A. Outside-In :根據風土建築樣式,配合周邊量體高度,發展豬主要量體形式
B. Inside-Out :根據內部機能與空間環境營造,取決不同空間之開放程度,以及兩邊之輕架構
C. Nature:根據環境分析,選擇開口位置及開窗方式
關山車站
城市入口意象與自明性創造
設計者:呂鎧安
指導老師:邱韻祥
設計定題
「車站是故鄉的門戶,是鄉愁的城堡。」
車站作為城市的入口,與城市的關係密不可分,但現今社會中城市發展快速,與車站發展速度不一,導致台灣絕大部分的車站的意象都與當地自明性脫節。本設計選擇全台唯一人口數未達一萬的小鎮 - 關山鎮,當地歷史及景觀資源豐富,有著一定程度的自明性,在昔日更是與花蓮、池上等地齊名,現在也因關山旅遊逐漸發展起來,旅客人次逐漸增加,須提升現有車站機能,故挑選關山車站作為本設計主題。
環境五元素
在通道的部分,關山有著從日治時期為了發展而劃分的格狀道路。關山鎮的邊緣則是會出現在市區與田的交界,關山鎮的地域則是因為人口數較少,所以市區與其他部落的地域較無交集,在節點的部分,因為先前提到的格狀道路平均了道路使用率,導致市區較少人群聚集的節點。關山的地標大多為當地居民所用,遊客較少有機會與當地居民互動。
基地位置
關山鎮被鐵路分為前後站,前站的部分因為位置較佳,所以發展較為快速故發展成市區,而後站則因為發展較緩慢所以保有較多自然的元素,在都市規劃中也著重發展為觀光用。而站前市區的背後則是高聳的中央山脈。
目前的關山車站的周遭有舊火車站以及在舊火車站前從日治時期就開始發展的街道,當中有著舊有的旅社、百貨等等,都顯示著歷史的痕跡。而站後則是關山鎮旅遊著名景點之一的關山環鎮自行車道,他與站前的市區道路截然不同,環鎮自行車道著重在於讓人悠遊於農田或大自然中,以慢步調體會關山的特色。
兩者都是能夠代表關山在地特色及文化的腳色,讓人明確感受到自己就是身在關山,也就是說兩者都是能代表一部分關山的自明性。
全區配置圖
A為關山車站的站體,可以看到將軸線旋轉過後的車站把出口導向至舊火車站,讓關山鎮的主軸線回歸到富有關山歷史的街道。
B原是站前圓環旁的停車場,改為人流匯集的廣場,提供關山鎮內舉辦活動的場域,保留原有的歷史建物,可做為小型的室內展覽之用。
C是連接著新、舊車站的廣場,利用鐵路的意象將兩者連接,讓新舊車站能更有一體的感覺,能成為一鐵路園區。
D的部分是將車行的動線整合,並規劃到人流較少的區域,減少人車的衝突,並將整體規劃的主次做出分別。
車站量體發展過程
因為要重新設計車站,所以我先研究了車站設計主要的四種類型,並且分析他們在如果要建設於關山鎮上之優缺點,我選擇以跨站式站體設計,利用抬高的站體提高車站的存在感,同時與中央山脈的的地勢對話。
然後因應舊車站與親水公園的位置規劃車站的出入口。
再將站體的主軸線旋轉、偏離原有都市紋理的軸線,將出站遊客的動線轉向至舊車站。
利用將轉角軟化來表現自然的意象。
之後思考到站體較深,所以將屋頂分層後中央的屋頂降低,利用屋頂的錯層引進自然光。
帶入帶狀的地景式建築呼應登山的意象,並將動線引往更高處,讓人能以更高的視角觀看關山的風景。
平面圖
靠近市區側的出入口一進來就是候車大廳,大廳面對著就是關山市區的景象,讓人在等車或親人歸鄉是以關山市區作為背景,提 高關山的自明性,旁邊則是售票室、辦公室、行車室,正中央的是商店以及儲藏室,分隔了左右兩側剪票口的出站及進站人流。再後方的則是廁所及機電室。
立面圖
剖面圖
DOUBLE SK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