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解山構林

依循山林演替下的建築樣貌

設計者:吳疆

指導老師:李金威

圖片1.jpg

自2010年至今,台灣環境運動發展日益蓬勃。在面對山林演替的過程,我們形成了兩大意識形態:環保團體主張被動的完全自然演替,公務單位則支持主動介入復育。我想探討的是:如何跳脫這兩種意識形態的框架,以建築作為人類介入山林的媒介,在兩者間取得平衡點?

圖片2.jpg
  • 基地位於南投的廬山溫泉區,鄰近霧社部落,下游有一座淤積嚴重的萬大水庫,頻繁的天災讓這裡風光不復存在。

  • 北側的母安山被評估若發生大地震或降下大豪雨可能發生崩塌,溫泉區正位在掩埋的範圍內,崩塌後將形成堰塞湖,溪流持續的沖刷會夾帶崩落的土石沖往萬大水庫,造成更嚴重的淤積,河流生態系也將被瓦解

  • 雖然下游已經嚴重淤積,但仍開闢周遭山坡地,挖取土石做河道的疏浚,產生嚴重的矛盾

  • 政府近期預計強制遷村,將產業外移,但至今仍無法遷村完全

圖片3.jpg

用宏觀的角度來看,山林的演替是一個循環的機制,崩塌只是一個擾動的起始點,只是在台灣多數人還不習慣山林的擾動發生得如此頻繁。而人類適當的介入有助於加速山林演替的速率且回到能與人類共生的狀態。

圖片4.jpg

我在基地上不受崩塌影響的位置建立了地景博物館&森林修復站,再以索道系統將兩者連接。復育計畫依照崩塌前&後分為兩個階段:


[ 第一階段 ] - 建構一套體驗地景&預警機制:
室內與外部空間連接成地景體驗的路徑,藉由序列性地景體驗的過程,讓人工地景與自然地景成為展示物,透過親身體驗的過程,期望人們在接觸山林時能夠以更謙遜的心態來順應自然。而預警機制的建立讓基地在遭逢天災時有一套可依循的避難網絡。


[ 第二階段 ] - 於崩塌區域復育殼斗科樹種:
以森林修復站為復育核心,加速山林自我修復的速率,也穩固土石以減少堰塞湖可能潰堤而對下游的水庫和溪流生態系造成的破壞。

圖片5.jpg

來這裡的人將以步行的方式通過吊橋,行走時,無法得知下方有些什麼,就如同站在河床上無法得知下方水流是如此複雜,吊橋的晃動,意味著開始了體驗地景的過程。


通過下挖的入口,進入被層層堆疊的空間裡,水平向度的路徑會再引領人們進入各個地景體驗場,好比水流通過碎石時會向下滲透,遇上堅硬完整的岩層時轉為水平的流動。


結構體延伸成由石籠組構的牆面,崩塌後被沖刷的土石將被牆體記錄下來,石籠的空隙逐漸被土石填滿後,植物可以任意的依附、攀爬。


經過民宅屋頂下到平地後,會發現自己正位在曾經被土石掩埋的區域,兩棟民宅已經被掩埋一半,周圍叢生的雜草述說著人無法和自然抵抗,大自然正利用他的力量奪回屬於他的部分。

圖片6.jpg

沿著魚梯步道會進入水文觀測站,下方是提供魚類洄游的魚梯,在這裡可以看到壩體攔截不同粒徑的土石,被軌道車運送到觀測站,再由索道輸送至森林修復站。這時可以選擇搭乘索道進入森林修復站。

圖片7.jpg

下了車廂後進入長廊,遠方的洞口正好可以看到對岸的母安山,左側可以看到遠處大規模開發的清境農場,形成強烈的對比。

採集回來的殼斗科種子在工作平台初步處理後會與水、細沙混合並送到催芽室催芽,牆面是由石籠配合鋼構組立而成,形成陰暗而潮濕的催芽環境。網格狀的複層平台下方是育苗場,減少陽光的照射,形成適合殼斗科樹苗生長的環境。樹苗成長後,會移植到崩塌區域,在遊歷地景的過程中也能參與復育計畫。5*5的住宿的單元,是由石籠配合鋼構組立而成,住宿單元和催芽室是可以被擴建的。

圖片8.jpg

壩體以鋼管與石籠組立成四種形式,依序攔截不同粒徑的土石,結構可依不同季節的水流拆解調整,土石淤滿後會啟動清淤。壩體會在第二階段崩塌區域土石穩定後拆除。

圖片9.jpg

隨復育計畫的進行,基地中原本支配自然的關係亦逐漸被代謝,意味著廬山溫泉區已進入到新的平衡狀態。而地景的體驗是一個序列性的過程,人工地景與自然地景皆為展示物。期望透過建築與空間,讓人類在接觸山林時可以用更謙遜的心態來順應自然。

圖片10.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