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Widget Didn’t Load
Check your internet and refresh this page.
If that doesn’t work, contact us.

解山構林

廬山溫泉區復育計畫

設計者:吳疆

指導老師:李金威

B10513024-圖檔1.jpg

解山構林–廬山溫泉區復育計畫
依循山林的演替,建構出一套建築的邏輯和秩序


[ 導論 ]
台灣自2010年環境運動發展日益蓬勃。在面對山林生態系統自我的崩解與復原時,形成了兩大意識形態:如環保團體主張被動的完全自然演替,公務單位則支持主動介入復育。我想探討的是:如何跳脫這兩種意識形態的框架,在兩者間取得平衡點?以建築作為人類介入山林的媒介,掌控好人類能力所及的層面,剩下的就交由大自然自我調節。

B10513024-圖檔2.JPG.jpg
B10513024-圖檔3.jpg
B10513024-圖檔4.jpg
B10513024-圖檔5.jpg

[ 基地現況 ]

  • 基地位於南投的廬山溫泉區,與埔里相距約一小時的車程,這裡被評估是繼小林村後最容易發生大規模崩塌的地方,長期的天災讓這裡風光不復存在

  • 由於母安山長期以來持續下滑,若發生大地震或降下超過800mm的雨量就可能發生大規模崩塌

  • 若發生崩塌,除了整個溫泉區都會被掩埋外,土石阻塞河道後很可能形成堰塞湖,而塔羅灣溪持續的沖刷將夾帶崩落的土石沖往萬大水庫庫區,造成更嚴重的淤積,河流生態系也將被瓦解

  • 政府近年預計將產業外移,並實施強制遷村,但因為種種問題至今仍無法遷村完全,廬山在地的居民、產業的去留目前是難以解決的問題

B10513024-圖檔6.JPG.jpg

[ 理念 ]
用宏觀的角度來看,山林的演替是一個循環的機制,崩塌在整個循環中只是擾動的開始,山林自我修復與調節的能力將逐漸趨於平衡,並等待擾動再次發生,然後再度平衡。只是我們身在台灣新生地質的環境中,還不習慣山林的擾動發生得如此頻繁。而人類適當的介入有助於加速山林演替的速率,縮短達到人類與自然可以共生的平衡狀態所需的時間。

B10513024-圖檔7.jpg
B10513024-圖檔8.jpg

[ 操作手法 ]
我依循山林演替的過程,以復育為主軸,置入地景博物館和森林修復站,復育計畫大致為對崩塌區域進行樹木的植生,穩固土石防止堰塞湖潰堤後對萬大水庫和塔羅灣溪的河水生態系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復育計畫分崩塌前後兩階段進行

B10513024-圖檔9 (1).jpg
B10513024-圖檔10.jpg
B10513024-圖檔11.jpg

[ 整體規劃 ]

  • 地景博物館區設立攔砂設施,攔截不同粒徑的砂石,並創造序列性的地景體驗場所,人工與自然的地景即為展示品

 

  • 森林修復站區第一階段作為居民預警性撤離與研究員短期住宿使用,崩塌後則轉變為復育森林的基地

  • 索道系統在第一階段作為緊急撤離或物資輸送使用,第二階段則以運送復育工作所需的砂石為主要用途

 


[ 空間設計 ]

B10513024-圖檔12.jpg

從停車的平台進入內部會通過下挖的入口,一層一層進入被堆疊的空間中,再由水平向的路徑帶領人們進入各個地景體驗場,就如同水流通過堆積的碎石時會向下滲透,遇上堅硬完整的岩層時轉為水平向的流動方式,而在橋面行走時,無法得知下方有些什麼,就如同站在河床上無法得知下方水流是如此複雜一般

B10513024-圖檔13.jpg

半崁在岩壁上的量體,讓整面的頁岩層直接作為陳列室的牆面,頁岩的紋理隱約告訴參觀的人們,頁岩容易風化破碎的特性為基地帶來了戲劇性的轉變

B10513024-圖檔14.jpg

支撐量體的結構延伸成牆的元素,母安山崩塌後日益堆積的砂石將被牆體記錄下來

B10513024-圖檔15.jpg

順著參觀路徑繼續走,經過了兩棟民宅的屋頂上方,下到平地後才會得知自己正位在曾經被土石掩埋的區域,眼前的兩棟民宅其實已經被掩埋一半而無人居住,叢生的雜草述說著人無法和自然抵抗,大自然正利用他的力量奪回屬於他的部分

B10513024-圖檔16.jpg

接著會進入到河床,大量淤積的土石已經讓這邊形成一個大沙洲,人們可以在這邊隨意的行走時而跨過緩慢的水流。這是興建完水庫後又對環境置之不理的必然成果—水庫的嚴重淤積

B10513024-圖檔17.jpg

折返後,另一條路徑可以沿著魚梯步道行走,左側是分為四區的攔砂壩體,可拆解的管狀結構會依不同季節的水流而有不同的組合方式,腳下的魚梯可以看到魚類迴游的過程

B10513024-圖檔18.jpg

進入水文觀測站時,可以看到被攔截的砂石在這裡被分成粗、中、細三種粒徑,配合石籠再被索道輸送至森林工作站做不同的應用

B10513024-圖檔19.jpg

此時可以選擇回到陳列室或是搭乘索道的特別車廂,往森林修復站前進。
高架索道讓人能以不同的高度觀看基地。因為復育,動物開始會進到基地內覓食或尋找水源,在這樣的高度不只能看到動物的活動,也能看到動物經過草叢或泥濘地所留下的獸徑

B10513024-圖檔20.jpg

在森林修復站,人們可以參與殼斗科植物的復育工作。將採集回來的種子與攔截到的細砂加濕混合後送往陰暗的催芽室催芽,此時會發現催芽室的牆面是由石籠裝載著攔截到的粗石塊配合鋼構組立而成。


走出催芽室,進到半戶外的育苗場,上方的網狀平台如同複層的地景皮層,挖空部分的下方日照充足,種植一些向陽性的樹種,而其他區域較無陽光照射,則是種植以殼斗科為主的耐陰樹種。平台上方是住宿的單元,下方結構同樣也是由石籠配合鋼構組立而成,因此住宿單元和催芽室可以隨著來的人潮和攔截的砂石增加而擴建。直向配置的結構讓動物更有機會進入復育區,加速種子的散播傳遞。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