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從Inside-Out、Outside-In、Nature三個角度發展量體型式
A. Outside-In :根據風土建築樣式,配合周邊量體高度,發展豬主要量體形式
B. Inside-Out :根據內部機能與空間環境營造,取決不同空間之開放程度,以及兩邊之輕架構
C. Nature:根據環境分析,選擇開口位置及開窗方式
台灣建築的半透明性
設計者:尹致凱
指導老師:盧俊廷
進入21世紀,新的技術與材料讓建築變得更加容易在牆面上增加窗與門,建築變得比以往更加透明。仔細觀看台灣的建築物,紗窗、鐵窗、鐵門是十分常見的構建,而這些構建的出現,除了反應防盜治安上的需要,也同時代表熱帶島嶼氣候需要阻絕蚊蟲的實際需求。然而從建築的角度來看,儘管我們在空間技術上得以更加透明,但卻又用各種方式霧面化、隔阻內外的連結,從而產生了半透明性,空間因此兼具了開放與封閉的特性。回顧過去,從傳統的三合院中開放的院與封閉的房間,到現代建築封閉的房間與半透明的窗,這種既開放卻又封閉的空間特性,似乎是台灣建築的一大特點。因此,這次畢業設計,想透過住宅類型來探討何謂台灣建築的半透明性。
基地選在北投湖底聚落,該聚落同時擁有了老三合院與現代住宅,從中可以同時觀察到傳統與現代的異同。因此能將傳統與現代對於半透明的空間特性一同討論。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