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nside-Out、Outside-In、Nature三個角度發展量體型式
A. Outside-In :根據風土建築樣式,配合周邊量體高度,發展豬主要量體形式
B. Inside-Out :根據內部機能與空間環境營造,取決不同空間之開放程度,以及兩邊之輕架構
C. Nature:根據環境分析,選擇開口位置及開窗方式
液態化時代的中繼島
個體化時代的公共住宅
設計者:林虹秀
指導老師:戴嘉惠
議題
隨著社會結構變遷,不管是少子化、高齡化又或是離婚率提高的影響,我們的社會已經從過去以家庭為主的固態社會,變成了以個人為單位的液態社會,我們每個人都是流動的個體。我們使用空間的方式改變,可以坐在床上看電視也可能蹲在地上煮菜,有時候可能在家裡工作,與人的關係也變得更為自由液態,有時候有室友、有時候自己住。
這件事對應到公共住宅希望以打破過去三房兩廳的型態,利用房間單元以及共享空間單元來組合出不同住戶的需求,讓彼此之間更容易遇見並建立不同關係,房間單元分為一人房及兩人房;共享空間單元則可以自由選擇或許是種花的空間、共享廚房又或是一些曬衣空間等等,這樣的組合方式也希望能增加居民的多樣性,不再只有家庭的組合,也希望能增加不同屬性人群之間的流動關係。
另外也希望公共住宅在社區中也可以給予更多的社會關懷,基地選在萬華區的莒光公宅用地,因此加入了無家者這類的使用者並置入了像是無家者服務中心或是友善的餐廳空間這樣的機能,提供無家者一些工作以及服務居民的機會,期待無家者能夠在這裡與居民遇見、與社區慢慢接軌、敞開心胸,回到原本的生活,也與自己重修舊好。
PROGRAM
一到四樓是主要對外開放的公共空間,除了基本的商業空間之外,對於住戶希望有共享工作空間來呼應液態化時代流動的生活模式,對於無家者則希望有一處友善的餐廳空間提供他們工作機會以及一處服務中心提供無家者基礎的生活服務或是健康管理等等,部分空間也對外開放來做為可以讓無家者與社會接觸的中間橋梁,而社福中心主要可以提供附近民眾一些社會福利相關的資源。
居住單元的部分主要會由獨立的房間加上共享空間以及公共空間組成,打破一般三房兩廳的配置,希望藉由這些空間可以做為液態化時代流動個體的節點,讓人與人可以形成新的社會共同體。
公共層
在全區配置上臨萬大路有留設一處公車停靠站以及ubike站,基地外圍則留設一圈自行車道 並且在沿街面做退縮設置店鋪(黃色的部分)中間留設通廊作為基地的內的漫遊路徑,也有設置一些坐椅讓住戶或是居民以及無家者能夠停留或是互相遇見,通廊同時也連接了兩邊的住戶大廳,車子的部分主要會由後側的8米巷道下到停車場。
無家者服務中心主要分為四區;有盥洗空間、健康中心、活動區對外開放以及進修區做一些技能訓練等等,從大樓梯串聯到三樓的萬華社福中心主要是辦公空間以及教室跟諮商室,再臨房這側有 留設一些平台做綠化,共享工作空間的部分有比較開放的工作空間也有小間的討論是可以做租借,北側則是配製住戶單元。
居住層
房間單元分為一人房及兩人房,分別是5坪及7坪,房間單元又分為獨居以及與他人合租,是由廁所的私人以及開放來區分;共享空間則是一樣的模矩,有各種不同的空間可以做選擇。住戶會分為一般民眾以及遭遇重大變故者,遭遇重大變故者則是希望藉由提供穩定的租屋並且防止他與社會脫節。
組合的形式1+1的部分可以是新婚夫妻,或是單親加上一位長者,可以共用一個小廚房,互相照顧,也可能是兩個剛出社會的青年有一個比較大的共享廚房可以邀請朋友來玩;3戶及四戶的形式則可以是朋友合租或是核心家庭,每層會有共享的陽台做洗曬衣,中間軸線主要是服務核包含儲藏空間、回收空間以及配置公共空間的部分。走廊的部分則會有一些比較繽紛的色塊來吸引人停留, 五樓到七樓是連在一起的所以中間會做挑空來增加各層住戶視野的交集,中庭做為整棟比較大的開放空間,可以遇見更多不同的人。
剖面可看到公共層二樓的服務中心活動區正在舉辦活動,而萬華社福中心也有課程正再進行,住戶層中每層不同的共享空間以及房間單元的組合方式,以及上方不同樓層間視野的交集,屋頂層因為有高低變化所以有設置比較大的樓梯希望能作為一個可以坐下眺望整個城市景色的地方。希望在液態化時代,個體可以在這裡有更多的互動不管是水平向或是垂直向的,並且建立新的居住關係,不再只是互不相關的鄰居,而公共住宅在社區中也可以給予更多的社會關懷,或許也可以帶動整 個社區來理解無家者、降低彼此之間的紛爭。
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