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nside-Out、Outside-In、Nature三個角度發展量體型式
A. Outside-In :根據風土建築樣式,配合周邊量體高度,發展豬主要量體形式
B. Inside-Out :根據內部機能與空間環境營造,取決不同空間之開放程度,以及兩邊之輕架構
C. Nature:根據環境分析,選擇開口位置及開窗方式
再生社區
魚塭上的人類活動及土地利用
設計者:王韶鴻
指導老師:郭英釗
我認為,建築是拿來解決問題的。現今的台灣西南部沿海,經常在夏季發生颱風、淹水等風災,讓這裡的生活、生計停擺,加上社會變遷、人口外流,這些地理位置比較偏遠的鄉村地區逐漸被人遺忘,而我希望透過這次的設計,重新打造這個區域,讓這裡的活力、潛力被大家所看見。
標題中的再生有兩個意義,第一,人類活動的再生,如何讓這裡的人類活動活絡?在這裡要有什麼樣的活動發生?而不再是人們眼中不想認識也不想去的偏鄉地區;第二,土地的再生,如何讓這裡的土地在遇到風災時能繼續被使用,而不是遭受淹水導致生活和生計全部停擺?
基地選在雲林縣口湖鄉的一處沿海魚塭,魚塭的一隅住著四戶人家,周圍是更多使用中及荒廢中的魚塭,西側隔著一面堤防便是潟湖,目標在這些條件下,創造一個全新的再生社區。
最後是我對這個再生社區的願景:它能克服風災帶來的問題,步調不會因為風災而停下來,它也能完成想創業青農的夢想,這裡的住戶提供土地,青農耕耘土地,它還能結合生活、生產、生態,讓人體會到真正與自人共處的日子,最後,也期望這個社區能自給自足,利用社區內部的資源及再生能源循環完成永續發展。
再生社區的設計並非隨意的,不是想放什麼進社區就放什麼,而是有以下幾個步驟:第一,引入更多壯年人口、青年農民,藉此提升這裡的活力,第二,如果要有效吸引壯年人口、青農等人來這裡發展,勢必要重新思考這裡的產業結構,只有魚塭是不夠的,因此,在這個社區中加入雲林縣當地的養豬業、溫室種植產業、及魚菜共生科技,不但可以豐富這個社區的產業,更可以讓魚塭、養豬、及溫室、魚菜共生擦出不一樣的火花,第三,了解了這些產業及其空間需求後,搭配預估的新社區人口數,提出所需要的生產、生活、以及和環境互動的生態空間,第四,在提出的這些空間中,試圖尋找哪些空間的資源、能源能相互利用,並且再加入額外、適當的空間,讓社區內部的水、有機廢棄物等資源、能源能保持循環,創造出自給自足的再生社區,藉由圖一來呈現這個自給自足的循環,最後,把圖一中的這些空間以及所有需要用到的生活、生產、生態空間配置在基地上完成這個再生社區的設計。
生活、生產、生態等不同空間在這塊基地上的配置有很多選擇,但是,最終方案如下:首先,將大型的溫室、加工廠、豬舍放置於基地北側,這考量到了阻擋這塊基地上強烈的北風以及對外交通等因素,並且由六米寬的垂直水平道路系統作為串聯的動線,如此簡單的設計講求生產空間的效率,接下來,把住宅區放置於大型生產空間的南側魚塭上,一方面可以抵擋北風,另一方面可以讓居民親近魚塭,再來,把餐廳、民宿、辦公室所處的三層樓垂直建築物放在住宅區與生產空間中間,剛好做為中介空間及整個社區的焦點,接著,把循環中必備的空間(沼氣池、蠅養殖場等)放入基地上相對合適的位置,例如,沼氣池越靠近豬舍、越遠離住宅區越好,最後,設計一條弧形的木棧道連接整個再生社區中不同的空間,居民可以藉由這條木棧道輕易地到達社區各處,充分達到結合生活、生產、生態,讓人體會到真正與自然共處的日子。
再生社區中的建築物結構簡單,都是以輕鋼架或是鋼筋混凝土的材料搭配六米乘六米的模矩去興建,藉此提升建造效率,也可以面對在未來社區規模漸漸成長時,輕易地完成擴張,外觀上,這裡的建築物會有不同的顏色,象徵的是一種新社區理念的誕生,以及青年農民夢想實現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