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nside-Out、Outside-In、Nature三個角度發展量體型式
A. Outside-In :根據風土建築樣式,配合周邊量體高度,發展豬主要量體形式
B. Inside-Out :根據內部機能與空間環境營造,取決不同空間之開放程度,以及兩邊之輕架構
C. Nature:根據環境分析,選擇開口位置及開窗方式
Co-learning Cities of To-morrow
永和共學城市中軸規劃
設計者:董定澤
指導老師:Tiago Costa
城市紋理是一個時代演變的產物,是時間與空間相互作用的結果,一種城市的發展模式必然是基於某種特定的歷史背景。
曾經,有個都市規劃構想,居民三萬人、綠地佔城市面積九分之一、道路在公園之間串聯。現在,這個城市的居民有二十多萬人、道路迂迴在水泥叢林的迷宮中,原有的七座公園只剩一個半,多數轉變為學校及住宅用地,綠地不到目前城市面積的百分之一,這個曾經的花園城市,叫做永和。
從永和的歷史開始說起,永和在早期清領都還算是未開發的區域,日治時期才開始漸漸有基本的都市計畫建設,例如引進自來水系統等,之後國民政府戰敗遷台,將近120萬軍民遷入北部,為了減輕台北市的負擔,當時政府將大量人口移至周遭區域,其中許多當時的居民都是被遷移至永和區。
這是永和人口成長圖,做為當時快速發展的台北的衛星都市,永和人口不斷成長,尤其在60,70年間,但當時政府規劃以過去十年的人口發展趨勢規劃,沒想到人口的成長超出了預期,但當時地方政府並未落實花園城市應有的建物管制,當時的地主也都不願意自家成為綠地,因此不斷的蓋建物住宅。
當初規劃的公有綠地則因為人口暴漲,孩童數量增加,因此這些公園都隨著就學需求增加,漸漸地轉變成了學校用地或是住宅區,剩下半個一號公園跟屬於中和因此被留下的四號公園。
當時的人們為了生存而忽視了生活,除了政策的錯誤判斷與消極執行,短視近利的心態在人口急遽發展的時代下,無可避免的使都市密度逐漸超過土地負載,造就了這座沒有記憶的城市,沒有公園或是些能留下生 活回憶的公共空間,住在這的人們不是在生活,比較像是在水泥叢林中生存著。
那這是永和0-14歲兒童的人口趨勢圖,我發現永和也受少子化的影響,孩童數量正在減少,這讓我聯想到當初因需求公園都變為學校,現在需求量減少,未來這些空間的可能性是甚麼。以永和國中為例,永和國中是全台灣人數最多的國中,但在近幾年學生數也不斷減少,從100-108年就從 4100人減少到 2860人,出現許多教室空間閒置的狀態。
以figure ground分析都市紋理時,發現這些學校空間剛好形成一道軸線,連結了四號公園與堤外綠地以及通往台北的橋梁,若能將這些學校部分開放,以代謝的方式漸漸地增加城市的開放與公共空間,使其連結成為都市軸線,一條屬於永和的共享共學的城市中軸系統,永和需要的不是對於過去的檢討,而是在未來永和要如何利用歷史留下的都市脈絡創造新的機會與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