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從Inside-Out、Outside-In、Nature三個角度發展量體型式
A. Outside-In :根據風土建築樣式,配合周邊量體高度,發展豬主要量體形式
B. Inside-Out :根據內部機能與空間環境營造,取決不同空間之開放程度,以及兩邊之輕架構
C. Nature:根據環境分析,選擇開口位置及開窗方式
水湳洞建築設計學院
設計者:卓傳薪
指導老師:郭英釗
不知道大家對於建築系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很會畫畫、會做很帥的模型、熬夜敖不死的小強或是實用型藝術家。對我來說,建築人應該是世界的理解者,物的構築者,序列編織者。

因此本次設計選在新北市瑞芳區水湳洞,一個環山群繞、直臨濱海、曾為水湳洞選鍊場的灘地上。創立一住宿制四年建築設計學院,希望藉由本案的設計展現一種現今建築人進行設計、學習設計、於生活中觀察、於設計中實驗、於實作中學習的成長歷程。

全區規劃首先面對的問題是既有機能的保留,設計上維繫原先轉運站與服務水湳洞山城停車場的機能,而以廊道的方式引導進入校園的人群。亦可見由遠而近、由低至高——古蹟草原、展演廳、設計學院、宿舍大樓、山景的量體序列。

由濱海公路方向望校園景觀,保留了基地中央的選煉廠廳舍遺址,展現建築學院與十三層遺址的互動關係。

進入教學區域的入口,未來古蹟內將展示學生實驗性作品,草原上有實構築與往來遊客,途經過往種種痕跡,步向未來種種可能。
bottom of page